安全鞋
安全鞋
防化靴,絕緣防護靴,防滑套靴,運動式安全鞋,耐油工礦靴
3 導電鞋和防靜電鞋的電氣性能
鞋樣經(jīng)在干燥和濕的大氣中調節(jié)后,將干凈的鋼球填充人鞋內并放到金屬探針裝置上,使用規(guī)定的電阻測試儀器,測量前面兩個探針與第三只探針間的電阻。一般情況下,導電鞋要求電阻不應大于l00K歐姆 ;防靜電鞋要求電阻應在100K歐姆至100M歐姆之間。
4 隔熱性能
以成鞋作為試樣,將熱電偶裝在內底連接區(qū)域的中心處,并將鋼球填人鞋內。調節(jié)沙浴鍋的溫度至150℃士5℃,將鞋樣放于其上,使沙子接觸到鞋的外底,使用與熱電偶相連接的溫度測試裝置,測定內底的溫度與相應的時間,給出溫度的增加曲線。計算從試樣放置到沙浴上起30min后所增加的溫度。一般隔熱鞋要求內底表面的溫度增加值小于22℃。
5 鞋跟部分的能量吸收性能
試驗儀器的最大壓縮負荷6000N,配有記錄負荷/變形特征的裝置。將帶跟的鞋樣置于一鋼板上,將試驗沖頭在鞋跟部分的中心內側靠著內底。以10mm/min士3 mm/min的速度施加負荷。繪制負荷/壓縮曲線,并計算吸收能量E,以焦耳表示。
6 對防滑外底的要求
該標準 規(guī)定測試鞋底的防滑系數(shù),但對防滑塊的設計、規(guī)格等作了規(guī)定,如鞋底厚度、防滑塊高度、與鞋底邊緣的距離等均有要求。
安全鞋的相關分類,根據(jù)工業(yè)需求的足部防護可分類為以下幾種:
PVC防護靴,戶外運動型安全鞋,普通型安全鞋,絕緣鞋,礦工靴,防化靴,絕緣防護靴,防滑套靴,運動式安全鞋 ,耐油工礦靴,防化安全靴 ,衛(wèi)生靴 ,耐油鞋, 絕緣靴耐油膠靴,保暖靴,工作安全鞋 ,勞動安全鞋.
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適用范圍介紹
安全鞋鞋底一般采用聚氨酯材料一次注模成型,具有耐油、防砸防刺穿,耐磨、耐酸堿、絕緣、防水、輕便等優(yōu)點。比普通橡膠底耐磨2-3倍。重量輕、柔軟性好,重量僅為橡膠底的50%-60%。
不同的安全鞋功能不同,適用范圍也不同:
·保護足趾安全鞋:內包頭安全性能為AN1級,適用于冶金、礦山、林業(yè)、港口、裝卸、采石、機械、建筑、石油、化工行業(yè)等。
·防刺穿安全鞋:抗刺穿強度為1級,適用于礦山、消防、建筑、林業(yè)、冷作工、機械行業(yè)等。
·電絕緣鞋:適用于電工、電子操作工、電纜安裝工、變電安裝工等。注意事項:適合工頻電壓1KV以下的作業(yè)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應能保持鞋面干燥。避免接觸銳器、高溫和腐蝕性物質,幫底不能有腐蝕破損。
·防靜電安全鞋:能消除人體靜電積聚,適用于易燃作業(yè)場所,如加油站操作工、液化氣灌裝工等。注意事項:禁止當絕緣鞋使用;穿用防靜電鞋不應同時穿絕緣的毛料厚襪或使用絕緣鞋墊;防靜電鞋應同時與防靜電服配套使用;防靜電鞋一般不超過200小時應進行鞋電阻值測試一次,如果電阻不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則不能作為防靜電鞋使用。
·耐酸堿安全鞋:適用于電鍍工、酸洗工、電解工、配液工、化工操作工等。注意事項:耐酸堿皮鞋只能適用于一般濃度較低的酸堿作業(yè)場所;應避免接觸高溫,銳器損傷鞋面或鞋底滲漏;穿用后應用清水沖洗鞋上的酸堿液體,然后晾干,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或烘干。
符合歐洲EN ISO 20345 S1/EN ISO 20345 S1P標準;鋼包頭;雙密度聚氨酯大底,更舒適耐磨;防砸、防靜電、防水、防油、防滑、耐磨、耐弱酸堿;適用于汽車制造、機械加工、建筑、工礦、運輸?shù)刃袠I(yè)。(每只鞋子有52個小孔,增加了透氣效果)
鞋大底雙密度緩沖,更適宜緩解疲勞。
安全鞋的選擇和使用
(1)防護鞋靴除了須根據(jù)作業(yè)條件選擇適合的類型外,還應合腳,穿起來使人感到舒適,這一點很重要,要仔細挑選合適的防護鞋號。
?。?) 防護鞋要有防滑的設計,不僅要保護人的腳免遭傷害,而且要防止操作人員被滑倒所引起的事故。
?。?) 各種不同性能的防護鞋,要達到各自防護性能的技術指標,如腳趾不被砸傷,腳底不被刺傷,絕緣導電等要求。但防護鞋不是萬能的。
(4) 使用防護鞋前要認真檢查或測試,在電氣和酸堿作業(yè)中,破損和有裂紋的防護鞋都是有危險的。
(5) 防護鞋用后要妥善保管,橡膠鞋用后要用清水或消毒劑沖洗并晾干,以延長使用壽命.
防護防護鞋的選擇和使用
(1) 防護鞋靴除了須根據(jù)作業(yè)條件選擇適合的類型外,還應合腳,穿起來使人感到舒適,這一點很重要,要仔細挑選合適的賽固防護鞋號。
?。?) 防護鞋要有防滑的設計,不僅要保護人的腳免遭傷害,而且要防止操作人員被滑倒所引起的事故。
什么是紡織百科
紡織百科,是對紡織行業(yè)的產品、技術、相關規(guī)格等等名詞解釋大全。目前已收錄詞條2萬。
近期將逐步退出完善詞條,編輯詞條等功能。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編寫紡織百科詞條。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開創(chuàng)了一種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提升紡織行業(yè)知識積累為目標,以服務紡織行業(yè)人士為目的。最終創(chuàng)建一個共建共享的紡織行業(yè)百科全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