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合
英文名稱:condensation (reaction)
相同或不相同的有機化合物分子互相化合,析出一個或數(shù)個分子的水或其他化合物而形成新的物質(zhì),例如兩個分子的乙醇析出一個分子的水而縮合成乙醚。
多數(shù)縮合反應是在縮合劑的催化作用下進行的,常用的縮合劑是堿、醇鈉、無機酸等。
有時兩個有機化合物分子互相作用成一個較大的分子而并不放出簡單分子,也稱縮合。
condensation
兩個相同分子或不同分子之間形成一個新鍵的反應過程。過程中常放出NH3、H2O、HCl等簡單分子(但也有不放出的,如醇-醛縮合)。反應所用的催化劑通常為酸、堿、氰化物離子或絡合金屬離子。兩個相同分子之間的縮合反應稱自縮合反應,例如幾個分子相同的醛、酮、酯和胺之間發(fā)生自縮合,它們大多數(shù)形成有機合成的中間物(除胺外)。醛和酸酐、酰氯和胺等之間也能進行縮合反應結果形成相應的羧酸和酰胺等一系列產(chǎn)品。
工業(yè)上重要者有以下三類:
醛-醛縮合 相同的醛或不同的醛在稀堿液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β-羥基醛,例如:
CH3CHO+CH3CHO─→CH3CHOHCH2CHO
β-羥基醛若加氫可得1,3-二醇,若脫水可得α、β-烯醛,再加氫得醛或醇。例如:從乙醛可得丁醛和正丁醇,從丁醛可得2-乙基己醇。
醛-酐縮合 苯甲醛與醋酐在無水醋酸鈉的催化作用下加熱進行縮合-脫水得β-苯基丙烯酸(月桂酸):
類似地,水楊醛與醋酐縮合、脫水、內(nèi)酯化,可得香豆素。
酯-酯縮合 通過酯-酯縮合可得一系列β-酮酸酯。例如兩分子醋酸乙酯在乙醇鈉的催化作用下脫醇縮合得乙酰乙酸乙酯:
CH3COOC2H5+HCH2COOC2H5CH3COCH2COOC2H5+C2H5OH
若起始的分子含有兩個官能團(例如α,ω二酸或二胺),分子間發(fā)生多次縮合,又稱縮聚(見聚合)。
醛-醇縮合 可以以此保護醛基
什么是紡織百科
紡織百科,是對紡織行業(yè)的產(chǎn)品、技術、相關規(guī)格等等名詞解釋大全。目前已收錄詞條2萬。
近期將逐步退出完善詞條,編輯詞條等功能。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編寫紡織百科詞條。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開創(chuàng)了一種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提升紡織行業(yè)知識積累為目標,以服務紡織行業(yè)人士為目的。最終創(chuàng)建一個共建共享的紡織行業(yè)百科全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