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
蠶繭干燥和貯藏 利用熱能殺死鮮繭內蠶蛹并烘成干繭,同時保持繭質、防止霉變的工藝和管理過程。蠶繭干燥,俗稱烘繭。除及時殺死蠶蛹、防止羽化和繭層蒸熱霉爛外,主要是除去鮮繭中的大部分水分,特別是烘干蛹體。鮮繭繭層含水率約為11%~13%,蛹體含水率約為74%~79%,以烘到15%左右為宜。過干則繭層絲膠親水性降低,導致解舒不良。蠶繭干燥過程分預熱階段、等速干燥階段和減速干燥3個階段,干燥方法一般多用烘繭灶和烘繭機。此外還有用真空干燥、紅外線干燥、微波干燥和核輻射干燥等。干燥室內熱空氣的溫度、濕度和流速須與蠶繭干燥各階段的工藝要求相適應。溫度一般控制在110~120℃,空氣流速由快到慢逐漸調整。經烘干的蠶繭冷卻后,即包裝入庫貯藏。繭庫應建在高燥處,并具備防潮、密閉和換氣等條件,以防止霉變和蟲、鼠為害。為害干繭的霉菌主要有曲霉屬、青霉屬和白霉屬3類,多濕環(huán)境極易蔓延,導致蠶繭霉壞。為此,庫內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70%范圍內。繭庫主要害蟲有大谷盜、雙皮蠹和棉紅鈴蟲等,入庫前需用藥劑殺除。
占總氮的80%。10萬克絲纖蛋白所含氨基酸如次(物質后數字,是克分子數):甘氨酸578,丙氨酸381,纈氨酸29,亮氨酸7,異亮氨酸9,絲氨酸157,蘇氨酸12,酪氨酸67,苯丙氨酸8,脯氨酸5,色氨酸2,賴氨酸4,組氨酸2,精氨酸6,天門冬氨酸17,谷氨酸13,共計1297個克分子。絲膠蛋白亦是角蛋白,其組成氨基酸大體上與絲纖蛋白相似,微異處在于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較少;絲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較多。繭又含游離氨基酸50毫克%(以甘氨酸計)。蠶繭含油蠟狀物質,由伯醇類、固體脂肪酸、石蠟及液體脂肪酸所構成。又含谷甾醇(成葡萄糖甙)及蛇麻脂醇。黃繭所含色素有各種胡蘿卜素衍生物,而它們也是黃橙、粉紅、棕灰等色的繭的色素。綠繭的色素,有些與黃酮有關,有些與葉綠素有關,特別是野蠶繭。繭色素種類頗多,有人從綠蠶繭分出7種有黃綠色螢光的色素及2種黃棕色螢光的色素;又有人分出9種黃色螢光色素,它們都是黃酮類的葡萄糖甙。各種蠶繭,每克含鐵10.08~49.16微克及相當多的氟。每公斤白繭含錳7.06毫克,黃繭含8.48毫克。每克白繭含鋅3.19微克,黃繭含3.67微克。
【炮制】將蠶繭剪開,去盡內部雜質?;蛑霉迌?,煅存性用。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蠶繭長橢圓形或中間稍縊縮,長3-4cm,直徑1.7-2.1cm。表面白色 或淡黃色,有不規(guī)則皺紋,并有附著的蠶絲,整形絨毛狀。其內壁的絲很有規(guī)律。體輕而韌,不易撕裂。微有腥氣,味淡。
【功效分類】止血藥
【性味】《綱目》:甘,溫,無毒。
【功用主治】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瘡,癰腫。
《綱目》:燒灰酒服,治癰腫無頭,次日即破;又療諸疳瘡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飲,止消渴,反胃,除蛔蟲。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散劑。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選方】①治腸風,大小便血,淋瀝疼痛:繭黃、蠶蛻紙(并燒存性)、晚蠶沙、白僵蠶(并炒)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用米飲送下,日三服。(《圣惠方》繭黃散)
?、谥蜗剩褐笮Q繭湯,每服一盞。(《朱氏集驗醫(yī)方》)
?、壑涡阂蚨化徲喽?,肢體節(jié)骱上有疳蝕瘡,膿水不絕:出蛾綿繭,不拘多少,用生白礬捶碎,實繭內,以炭火燒,礬汁干,取出為末。干貼疳瘡口內。如腫作痛,更服活命飲。(《小兒痘疹方論》綿繭散)
?、苤畏次竿率常盒Q繭十個。煮汁,烹雞子三枚食之,以無灰酒下,日二服。(《普濟方》)
?、葜慰诿樱盒Q繭燒灰,調蜂蜜,抹口內。(《泉州本草》)
什么是紡織百科
紡織百科,是對紡織行業(yè)的產品、技術、相關規(guī)格等等名詞解釋大全。目前已收錄詞條2萬。
近期將逐步退出完善詞條,編輯詞條等功能。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編寫紡織百科詞條。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開創(chuàng)了一種借助互聯(lián)網創(chuàng)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提升紡織行業(yè)知識積累為目標,以服務紡織行業(yè)人士為目的。最終創(chuàng)建一個共建共享的紡織行業(yè)百科全書平臺。